临沭讯
今年以来,临沭县以扶贫富民为出发点,以财政扶贫资金为主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深入开展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农户贷,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扶贫信贷1.32亿元。
承贷金融机构全覆盖。实行扶贫信贷分片“包干服务”制度,将包干服务细化到行政村,避免出现服务盲区。目前,已有10家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工作,其中6家金融机构已发放扶贫信贷。
评级授信全覆盖。利用宣传栏、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全面开展扶贫信贷融资需求摸底调查活动,实现对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名单制管理;对信贷需要的贷款主体评级授信实行销号管理制度。
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创收项目、有贷款需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10万元以内、1至3年期限、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贷款贴息扶持。目前,已为152户贫困户发放富民农户贷441.5万元。
经营主体扶持全覆盖。对参与贫困村扶贫开发或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经营主体,按每带动1名贫困人口给予5万元优惠利率贷款、财政年贴息3%,发挥经营主体的生产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签订帮扶协议,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目前,已为23家经营主体发放富民生产贷12719.92万元,帮扶贫困人口2559人,人均增收1500元。
(朱孔正 李焕晓)
郯城讯
“瞧!这10多万块钱没白花。现在,光听机械响,不见黑烟冒。”11月1日,郯城柴旺花生制品有限公司经理柴守月,向前来检查工作的临沂市大气办的有关人员介绍企业整改
天然气后自己的感受。至此,郯城县18家花生制品企业花了200万元,将“煤惹气”的锅炉全部进行改装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郯城县地处鲁南地区最南部,与江苏接壤,花生加工和制品是鲁南苏北最大集散地。马头镇东西爱国村的农民借机发展花生制品,畅销广州、浙江、新疆、内蒙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由于过去他们大多数为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燃烧锅炉以煤炭为主,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周围居民反应强烈,取缔
燃煤锅炉成为县乡整治突出问题的重点。承担着属地管理任务的花园社区包点干部和花生制品行业协会充分认识到“煤惹气”带来的严重后果,主动发挥管理职能,组织18家规模企业到外地参观学习,迅速投入整改。从7月份开始至今,18家企业不惜重金,逐步上缴燃气开户费,铺设燃气管道,购买燃烧机,安装油烟净化器等全面启动。目前,经过4个月的努力,18家规模企业由“煤惹气”变为“受人气”的整改,全部达到环保验收标准。柴守月告诉我们,如今企业环保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18家规模企业集聚发展,严格农产品质量标准打造绿色食品
品牌,借用“互联网+花生制品”来拓宽销售渠道,较好地打响了约辣、酒鬼、柴旺、佳佳旺等花生制品知名品牌,并通过国家食品论证,使花生制品行业快速跨入“升级版”。每天向外地批发油炸、炒货就达上百吨,占据全国花生米制品的半壁江山。
(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