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全面开展农村燃煤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实施,衡水市制定了相关补贴办法,确定了补助范围及标准。
高效清洁燃烧炉具补贴。针对农村燃料多样化的特点,推广适用洁净燃料、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热效率在70%以上、供暖面积原则上不低于60平方米(满足居民单户取暖需要)的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市财政每台补贴700元,推广使用洁净型煤专用炉具市财政每台补贴900元,由各县市区确定推广类型,并适当增加补贴额度。
其他清洁能源替代补贴。将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清洁能源替代模式试点示范。在电力保障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扩大碳纤维电采暖、空气源热泵等先进技术采暖规模,财政每户补贴2700元;在住宅保温措施到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推广太阳能采暖为主、其他能源为辅的采暖模式,财政每户补贴1.5万元;在天然气、沼气、生物质气实现保供区域,扩大煤改气使用规模,财政每户补贴2700元;在具备地热资源的地区推广地热采暖,单户或小区集中供暖的,财政每户补贴2700元。
农业生产单位锅炉改造补贴。农业生产单位改造新型锅炉,使用洁净燃烧以及采用煤改电、煤改气等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的,市财政每处给予一次性补贴5万元(供暖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各县可根据供暖面积适当调整。使用洁净燃料改造的锅炉,要求配套安装烟气净化设施。
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鼓励、引导企业与集中供暖村、农业生产单位采用合同化能源管理模式,签订供暖(供热)合同,负责新型锅炉改造安装和维修服务并提供生物质等清洁燃料。对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供暖的,财政每吨补贴300元。
相关新闻
今年推广高效清洁炉具12万台
日前,从市农牧局获悉,为做好农村地区散煤压减替代工作,全力提高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我市已制订相关方案,明确今年在农村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12万台,完成散煤压减替代40万吨。
我市农村散煤压减替代主要采取高效清洁燃烧炉具替代、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太阳能、设施农业生产单位清洁燃烧改造、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六种方式。其中,高效清洁燃烧炉具替代散煤38万吨,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太阳能、设施农业生产单位清洁燃烧改造、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替代散煤2万吨以上。
高效清洁燃烧炉具推广将以安平县、饶阳县、武强县、深州市等县市为重点区域,按照县级市、景区周边及国省干道沿线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选择城镇周边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村率先突破。在桃城区、滨湖新区、工业新区农村地区重点推广煤改气、煤改太阳能采暖等散煤替代模式。年内,安平县、景县完成沼气循环生态农业试点项目,故城县完成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同时,在各县市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3万吨,各县市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日光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单位完成30%的清洁燃烧改造。(记者袁占林)
来源:衡水晚报
上一篇: 整治露天堆场 倒逼企业履责
下一篇: 淄博市开展散煤治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